随着时代发展,人们对生命科学的了解和对中、西医学认知水平的提高,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中医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,认识到了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。
有不少人以为中医是慢郎中,只适合治疗慢性病及功能性疾病,不适合治疗危急重症。 对于这样的误解,必须从中医的历史展开来说,中医不仅对慢性病有着很好的疗效,也能够治疗危急重症,而且能够创造奇迹!
在历史的各个时期,中医都非常重视急症的处理和治疗。在西医传入中国以前的几千年历史中,临床上所出现的各种急症,都是靠中医药治疗的。在长期的治急实践中,人们不仅积累了一套丰富的行之有效的临床治急经验,而且已总结出一套较系统的可用于指导临床治急实践的理论。远在秦汉时代成熟的《内经》一书中,就对临床一些常见的急症,从病因、病机、证候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。
东汉张仲景著《伤寒杂病论》,创立六经辨证论治纲领,有效地指导了高热、便秘、暴泻、亡阳、气脱等急症的治疗,把中医治疗急症从理论到临床大大推进了一步。唐宋以来,中医治疗急症的经验不断丰富,特别是明清时代所兴起的温病学派,把中医治疗外感热病急症推进到一个新阶段。
令人信服的数据证明:中医抢救和治疗非典、新型冠状肺炎、休克、昏迷、高热、出血等急重病证,以及治疗肺炎、尿路感染、流行性出血热、重型肝炎、胆道感染等急性传染性、感染性疾病等,不但具有良好的疗效,而且安全、简便;并且可运用中草药制成许多不同类型的制剂。
中医如果辨证准确,处方用药得当,见效是非常迅速的;古人常用“效若桴鼓”四个字来形容,说明中医见效如同锤子敲鼓,这边刚一敲,那边就响起来了。
在常见病方面,例如在最常见的发热,使用中药辨证得当,服药后30-60分钟即可退热,且控制的稳定,但往往西医方式采用挂吊瓶,在一天之内反复多次发热是非常普遍的。常见的咳嗽、喘息,如果辨证得当,使用中药半个小时内即可缓解,1-3天即可达到控制的效果。其远远由于西药止咳加抗生素的治疗方法。其他的如泄泻、便秘、惊厥、昏迷等中医都有很好治疗策略,施以汤药或者针灸等方法。
中 医在急救方面,唐代医家孙思邈是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人。在他的《千金要方》中首记“若脏中热病者,胞涩,小便不通……以葱叶除尖,内阴茎孔中,深三寸,微用口吹之,胞胀,津液大便通愈。”元代还以羽毛管代替葱叶。我国的导尿术比法国发明的橡皮管导尿早一千二百多年。
东汉医家张仲景首先使用人工呼吸法抢救病人。他在《金匮要略》中指出:“救自缢,……一人以脚踏两肩,手少挽其发,常弦弦勿纵之;一人以手按揉胸上,数动之;一人摩捋臂胫,屈伸之……气从口出,呼吸眼开”。这种方法相当于今天的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摩,故能取得良好的复苏效果。
晋代医家葛洪疗自缢死“悬其发,塞两鼻孔,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,令人噓之”,此法与现在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很为相似。古代医家多用此法来急救药物和食物中毒的病人。如《金匮要略》之“宿食在上脘,当吐之,宜瓜蒂散。”
《肘后方》记载有的医家用苦参或盐水或鸡蛋白催吐。亦有用干净羽毛刺激咽喉部,或用筷子压迫舌根诱吐者,至今仍在民间流传。唐代侍医秦鹤鸣利用针刺出血,治愈了唐高宗李治的风眩目不能视的急症。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在《针灸大成》中提出“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,当去恶血”,能治“一切暴死,恶候,不省人事及绞肠痧”之症。多用于那些导致牙关紧闭,昏迷不能服药进食的病人。汉代就有把“菖蒲屑纳鼻两孔中,吹之”。《千金翼方》中用仓公散“取药如豆大,内竹管中,吹鼻得嚏,则气通便活”。今天用治夏季中暑、昏厥不醒等病症的“通窍散”也是应用此法。
真正了解中医的都知道,中医汤药、针刺、艾灸等方法结合起来,不仅擅长治慢病,在急诊方面同样有优势。可以说是极具高效的治疗方法。